为确保消费市场需求,济南日前分两批在全市44个商业网点投放1500吨储备冻猪肉。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
“猪粮安天下”,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,生猪的饲养量约占全球一半,猪肉在?#29992;?#32905;类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62.7%。稳定生猪生产发展,?#21592;?#38556;人民群众的生活、稳定物价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?#27835;?#23450;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,然而,近期生猪供应出现紧?#29275;?#29482;肉价格明显上涨。
国家储备肉的进入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?非洲猪瘟疫苗的进展如何?#31354;?#23545;这些问题,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。
储备肉保证市场供应
近日,杭州不少消费者发现身边的超市中多?#33487;?#26679;一个展台——储备肉销售点。记者了解到,近期,浙江省一批政府储备的平价猪肉开始在杭州多?#39029;?#24066;投放,其价格比菜场的猪肉?#36797;?#20415;宜了三成。此外,山东济南、青岛等地均有储备肉?#21335;?#21806;网点。
可能有人要问,何为储备肉?与冷鲜猪肉相比,有何不一样?
?#23548;?#19978;,国家储备肉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、公共卫生事件、动物疫情或者其他?#29615;?#20107;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。储备肉包括两部分,一是储备的活畜(含活猪、活牛、活羊),二是储备的冻肉(含冻猪肉、冻牛肉、冻羊肉)。
“虽然名叫储备肉,但不代表储藏了很久。”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、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?#39029;?#21153;副主任张宏福介绍,储备肉?#32948;?#20204;日常在超市所买的冷鲜肉并无二样。
通常情况下,中央储备肉冷库处在常年-18℃的环境下,存放的猪肉保质期是6个月。不过,储备冻肉并不是冻了6个月的肉,而是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不停更换?#29287;?#21160;冻鲜肉。
“经国务?#21644;?#24847;,今年3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,同时还印发通知指导地方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,督促各地将储备任务落实到位。目前,中央和地方层面冻猪肉收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介绍。
有人说,冷冻肉没?#34892;?#40092;肉?#36152;浴6源耍?#24352;宏福回答:“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推进,人们日常所吃的大多数肉?#38469;?#32463;过屠宰、冷链后才到达餐桌上的。虽然在口感上会存在一些差别,但经过冷冻的肉不会因为储藏条件不佳等因素发生腐败,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。因此,冷冻肉的安全性更高一些。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所食用的肉类都经过冷?#22330;?rdquo;
由此看来,所谓的储备肉其实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。这些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层层把关,安全可靠,大家大可放心食用。
当前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,对肉类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。牛羊肉、鸡?#21152;?#32905;等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。“我特别推荐鸭肉和兔肉。”张宏福说,鸭肉的营养含量很高,肉感介于鸡肉和猪肉之间。兔子繁殖能力强,易于饲养,在我国有很大发展空间。
此外,张宏福建议,要多食用大豆蛋白,比如豆浆、豆腐、植物性人造肉等,这些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。“动物吃豆粕饲料,由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,其转化率只有百?#31181;?#20108;十多。中国有近14亿人口,如果都像欧美人那样吃肉,得需要多少动物?多少饲料?#31354;?#26159;不太?#36136;?#30340;。中国传统的素食结构理念,还是要提倡的。”
疫苗研制取得突破
今年以来,虽?#29615;?#27954;猪瘟疫情的数量比去年同期明?#32422;?#23569;,但疫情发生的隐患、风险仍非常高,疫情形势依然严峻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表示,非洲猪瘟是一个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,致死性很高。但这并不代表非洲猪瘟无法预防。首先,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,非洲猪瘟的传播速?#32676;?#24930;,是一个“坐在轮椅上的杀手”。其?#21361;?#30149;毒并不导致生猪百?#31181;?#30334;死亡,如果防控得?#20445;?#23384;活率可达到20%到30%。
“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。虽然很难根除,但在一个猪场净化它并不困?#36873;?rdquo;仇华吉说,病毒也?#26143;?#39033;?#25237;?#26495;。非洲猪瘟耐低温、耐有机物、耐高盐的环境,但怕高?#21462;?#24597;干燥、怕强酸强碱。
记者了解到,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冲击,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大北农集团,基于对非洲猪瘟?#30446;?#23398;认知,结合?#23548;?#32463;验共同研究建立全流程复养?#38469;?#20307;系并推广应用,形成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?#38469;?#20307;系,制定了《猪场复养?#38469;?#35201;点》,指导猪场开展复养工作。
该?#38469;?#24050;在黑龙江大北农所有猪场推广,在大北农辽宁北镇二场成功复产,极大提高了企业信心,10月中旬将实现满负荷?#20439;?/p>
猪场复养是指猪场发生疫情后,通过清洗消毒等方法清除场内已有病毒,并采取综合措施?#34892;?#38459;止病毒再次入场,重新引进生猪开始生产的过程。复养是一项基于生物安全措施的系统工程,涉及条件保障、饲养管理、饲料营养、环境控制、疫病防控等。该?#38469;?#20307;系以多重阻断与杀灭、建立标准操作规程为生物防控核心,涵盖清场消毒、人物猪车流动等环节。
?#23548;?#19978;,非洲猪瘟出?#31181;两瘢?#24050;经近百年。但是,由于其感染机制复杂,世界范围内迄今尚无?#34892;?#39044;防用疫苗。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长期?#37038;?#25105;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,他认为,非洲猪瘟疫苗?#20004;?#20173;未研制成功,主要因为其病毒宿主“非常狭窄”,只感染野猪?#22270;?#29482;。细胞宿主“也非常窄”,主要是猪的原代巨?#19978;?#32990;?#29615;?#27954;猪瘟病毒是个“孤家寡人”,没有其他近亲病毒可供借鉴使用。
令人振奋的是,步志高及团队经过多年探索,研制出国际上没人尝试过的“双基因缺失?#38469;?#26041;案”,目前已完成?#34892;?#24615;、安全性的实验室研究,并突破了一直制约疫苗规模化生产的最大瓶颈——以原代巨?#19978;?#32990;实现工业化生产。
“近?#25913;輳?#38543;着生物?#38469;?#30340;突破,对非洲猪?#31918;?#26579;的机制、独立的?#31181;?#26426;制?#20820;?#30123;保护机制也在不断认识深入。加上我们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,还有标准化的生物质?#29287;?#21644;科研投入,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重大突破,应该说具备一定条件了。”步志高说。
?#38431;?#25195;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猪业分会官方微信(caaapig)

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,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。电话:010-88388699 转 信息部。
版权?#20820;?#36131;声明
|